妙“区”横生,共“域”成长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小科学衔接要坚持儿童为本;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把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融入到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活动中,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
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直接经验感知、操作和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区域活动正好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它向每个孩子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自由选择活动的环境。各种开放性材料的呈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的活动,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在小二班的小天地里,每天的区域游戏,我们会看到孩子们“东摸摸”“西玩玩”忙碌的身影,会听到孩子们“想入非非”时的童言稚语,一个个的镜头,让我们记录、理解孩子,见证着成长的意义......
绘声绘色,巧手创意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美工区,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兴趣需求,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
幼儿可以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纸工、绘画及自制玩具等活动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任意享受创作活动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动手动脑,挑战自我
益智区的区域材料,让孩子们不断挑战自我!有趣的“排序”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排序本领,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对比能力,“数物对应”、“比高矮”、“空间方位”等等,从集体活动延伸至益智区角,巩固提升,激发幼儿去探索发现。孩子们动手操作,自己发现秘密,寻找答案.
发现区那些收集的瓶瓶罐罐,装进了不同的材料:黄豆、小石子、花生、米粒......摇一摇、晃一晃,小耳朵能分辨出是什么吗?瓶子里倒入了醋、香油、风油精......,灵敏的小鼻子能闻出是什么吗?废旧的饮料装进了水,小朋友玩起了“水画”,跑呀跑,我画了个大太阳,我画了棵树......我们喜欢有趣的“水画”;阳光下,拿起五颜六色的透光片,抬起头,我看到了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太阳,看到了橙色的小朋友、橙色的老师、红色和黄色在小手中调出橙色,黄色和蓝色调出了绿色......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着各种惊喜
拼拼搭搭,建构乐园
建构区是塑造小小工程师的地方。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搭建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孩子们利用建构区的各种材料,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进行建构.......小小建筑师的舞台,它满足了幼儿的建筑师梦想,他们搭建出漂亮的高楼大厦、漂亮的花园、宽宽的马路,为熊猫敦敦搭建滑雪场.......每一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巧手自理,生活达人
小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初始阶段,根据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及发展状况,生活区为孩子们提供了“喂小动物吃饭”、“动物夹夹乐”、“袜子配配对”、“我给小动物绕毛衣”等材料,孩子们乐此不疲,各自忙碌着......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每个孩子在探索活动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孩子们边玩边提升着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技能,以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为导向的生活区活动彰显了更具实际意义的教育价值,每个孩子向着生活小达人前进着.....
童言无忌,相伴悦读
阅读从娃娃抓起!阅读区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一个场所,有助于幼儿早期的知识拓展,引领着孩子养成读书爱书的良好习惯!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与一本本图书、一个个有趣的操作材料亲密互动、交流,渐渐培养起了阅读的兴趣,使幼儿从中感悟阅读的快乐,掌握阅读方法。
《彩虹色的花》把自己一片片彩色的花瓣,送给了小动物,帮助了小动物,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彩虹色的花......,孩子们在阅读中领悟着帮助别人,分享快乐的意义。
我型我秀,欢乐满满
角色扮演区是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区域。“娃娃家”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之一。游戏过程为幼儿创设了贴近生活环境的各种情境,让幼儿在自由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我!
|“爸爸‘“妈妈”要抱娃娃,我的手要用消毒液清洗一下......,妈妈拿起小篮子,给宝宝去买菜了,爸爸为宝宝烧饭了......。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孩子们在一起扮家家,趣味无穷!
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二班每个孩子尽情投入区域游戏中,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宽松的环境下做做玩玩,自主游戏,感受着集体生活的愉快。小小的区域藏着大大的精彩瞬间,让充满着趣味的区域游戏伴随孩子,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
以儿童的需要为需要,
以儿童的兴致为兴致,
区域游戏陪伴儿童,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