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孩子们有着深深地吸引力,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喜欢去寻找、去讨论。石头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又神奇的宝贝,小石头给了他们无限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孩子们奇思妙想并乐此不疲,把石头玩出了新花样。同时,在体验玩石头乐趣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注意:
片段一:
阅读区里,瑶瑶兴奋地从书架上挑选图书,她边挑选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接着,她选择了一本书开始翻阅,一开始还是饶有兴致的翻阅,翻了几页之后就失去了兴趣,一会往前翻翻又一会把书倒过来看,又拿起一本《石头汤》,慢慢地翻阅着,不知不觉投入其中。
这时,旁边的陈让说:“我们可以一起看吗?”瑶瑶大方地说:“好啊!”随后,两个小朋友一起翻阅着《石头汤》这本书,这次,瑶瑶看书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瑶瑶指着封面上的图片,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有一个小女孩,还有三个和尚,他们在扔石头。”“他们不是在扔石头,他们在扔土豆。”陈让打断了瑶瑶的话,“就是石头!”瑶瑶不甘示弱,“不是的,是土豆,这里有碗,只有土豆才可以吃!”陈让说得有理有据,“不是!”“是的!”两位小朋友吵得不可开交,我在旁边观察本不想参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但是随着战况愈演愈烈,我还是决定一探究竟。
于是,我坐在了两位孩子们的中间,领着孩子们一起读绘本书上的名字,“《石头汤》,“啊?石头还能做成汤吗?”瑶瑶不可思议地问,“这也太神奇了吧,石头太硬了,怎么吃啊?”陈让抬起那张天真无邪地脸蛋一脸疑惑地看着我说,我嘿嘿地笑了笑,带着两位孩子的好奇,我继续往下引导。
片段二:
“封面上的人都是什么表情呀?”我指着封面上的图问孩子们,陈让说:“这个和尚他在笑。”瑶瑶说:“他们都在微笑。”我夸赞了小朋友们,并告诉他们,他们要煮一锅石头汤,“那他们是如何来煮汤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吧!” 我继续说:“有三位和尚,分别叫福、禄、寿,他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要一起去寻找幸福……”。
“老师,什么是“幸福”呀?”瑶瑶打断了我的话,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作答。
陈让说:“幸福它是一个人。”
我说:“不是的。”
陈让:“那幸福有味道吗?”
瑶瑶:“我猜幸福是草莓味儿的吧!香香的、甜甜的。”
陈让:“幸福是奶茶味道的,很好喝的!”
两位孩子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我想了想我告诉他们:“幸福呀,就像是周老师抱抱你们、妈妈抱抱你们、爸爸抱抱你们,你们就会很开心,开心了这就是幸福啊!”
“哦~原来这就是幸福啊!老师,我想抱抱你,可以吗?”瑶瑶抬起那张天真无邪地脸问我,我笑着点点头,说:“当然可以呀!”然后做了一个张开手臂的动作,瑶瑶开心地抱了抱我,把我抱的很紧喃喃的说道:“我现在好幸福呀!”陈让也说:“我也要抱抱!”接着,我抱了抱陈让,还鼓励两位孩子们之间相互抱了抱。
陈让得意地对瑶瑶说:“我在家里看电视时最幸福的,还有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场玩!”
瑶瑶也不甘示弱地说:“我爸爸妈妈也带我去商场玩,我也很幸福,我在家里还玩白雪公主呢!”
我问:“那你们感受到幸福了吗?”
陈让点了点头说:“嗯,我感受到了,幸福就是开心!”
瑶瑶说:“对!不幸福就会哭了。”
片段三:
“咚咚咚”,我和孩子们一起假装敲门,发生什么了?我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读了读文字,“三位和尚来到了村庄里,村民们都关紧了门窗……”
陈让说:“因为他们是陌生人,我们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的。”
瑶瑶接着说:“他们是坏人,不能让他们进来!”
我意识到孩子们误认为这三位和尚是坏人 ,于是我便告诉他们:“这些和尚不是坏人,他们是好人。但是陌生人来我们家,小孩子是不能开门的,但是客人来我们家,我们就要开门迎接他们呀!”
接着我举例子又说:“周老师和石老师之前去你们家看望你们,你们都表现的很热情,都很欢迎我们去你们家,对不对呀?”
陈让说:“对!我很欢迎周老师还有石老师的。”
瑶瑶附和道:“我也欢迎!”
我夸奖了两位孩子们,接着说:“表扬让让和瑶瑶,真是热情好客的小朋友呢!对待客人要有礼貌,不能像这些村民一样把门关上哦!”
陈让又说:“客人来我们家要欢迎的,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地好宝宝,不开门是不礼貌的行为。”
瑶瑶说:“我有礼貌,欢迎周老师来我家玩,我家里有很多很多的玩具,还有很多好吃的呢!”
我笑着回答说:“陈让和瑶瑶都很有礼貌,周老师喜欢你们哦!我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都会和老师主动打招呼的,对不对?”
陈让接着说:“我每天都会和周老师、石老师,还有范阿姨说早上好的!”
瑶瑶说:“客人老师进我们班的时候,我也会说你好!”,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似懂非懂地明白了人际交往,知道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交往要有礼貌,要热情好客、要主动。
片段四:
“咦?他们在做什么呀?”我指着上面的图画问,“我知道!他们要做石头汤!”瑶瑶抢先回答,“可是没有锅呀?小女孩回家里向妈妈借了一口很大的锅”我边说边做大锅的动作,
“这个锅怎么这么大呀!”陈让笑着说。
“对呀!可是石头好小啊,放进去煮就找不到了。”瑶瑶说。
陈让一脸疑惑地看着我问:“老师,石头真的能做成汤吗?”
我笑了笑说:“周老师也好想知道呢!你们是不是也很好奇呀?”,孩子们不同得点了点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继续引导孩子们往下看。“这些村民和你们都有一样的想法,好奇的探出头来看看石头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汤?逐渐走出家门,纷纷拿出自家的食材,共煮一锅美味的汤,有的从加带了胡椒粉;有的从家里带了鸡蛋......”
讲到这,我停下来问:“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加入他们呢?”
陈让和瑶瑶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愿意!”
“那你想带什么食物放进石头汤里呢?”我问让让。
让让:“我想带胡萝卜、青菜。”
我:“带这么多啊,瑶瑶你会带什么呢?”
瑶瑶:“我想带米饭、面条、西红柿。”
让让说:“我还想带奶茶。”
瑶瑶说:“我还要带石头。”
我:“嗯,让让和瑶瑶两位小朋友真大方,学会了分享。”
陈让说:“分享就是大家一起吃。”
我说:“对!分享就是把自己喜欢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分给别人,和别人一起享用,”
瑶瑶说:“分享就是把东西带回家跟妈一起吃!”
我说:“分享会让小朋友们变得更快乐、更开心,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陈让说:“分享时候要说谢谢的。”
就这样,在让让和瑶瑶的讨论下,初步的明白了与人分享会使自己快乐。
片段五:
随后,瑶瑶和陈让把《石头汤》的故事延伸到了区域游戏——娃娃家,还邀请了其他需要伙伴加入了其中,一起合作做起了石头汤,拿树枝当做搅拌棒,有的倒胡椒粉;有的加鸡蛋;有的加胡萝卜;有的加西红柿……就这样,美味的石头汤出锅啦!大家一起分享着喝,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友爱与快乐!
识别: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我们班阅读区阳光充沛、布置温馨、书本摆放整齐,还有小沙发可以躺着,是非常适合阅读的地方,瑶瑶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生,经常会出现左顾右盼的现象,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注意集中,但是这很符合幼儿园小班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无意想象为主,凡是鲜明、生动、多变、新奇的事物都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专心看完一本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期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小班孩子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很迅速,这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极高、词汇量大增,喜欢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
3.《指南》中教育建议指出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孩子喜欢与同伴绘本,共读一本书,这种阅读,相互分享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孩子有了“看”的机会,还给孩子“讲”的机会,无论对孩子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4.《指南》中指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在共同看书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两位小朋友从一开始友好看书到发生口角,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这是由于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须依靠成人的知道协调交往。
回应:
多组织幼儿分享阅读活动,由于每位孩子对世界与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不同,所以他们对同一绘本的阅读感受与结果也不同,通过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水平,而且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同伴的不同视角,增进幼儿对同伴特点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鼓励幼儿发表对绘本内容与细节的不同理解、鼓励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支持幼儿通过辦论达成对绘本的更深理解,由此发展幼儿相互倾听、彼此尊重、合作沟通的社会能力。
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绘本的机会,让幼儿在感同身受中发展自身的情绪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假装、假设、假扮和假想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支持幼儿在角色区中再现绘本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对于绘本中的的故事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善于利用幼儿对绘本的共同喜爱,让幼儿在一起欣赏绘本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人际交往技能,与人友好相处,而且愿意与人交往。
绘本,不仅仅是用来“阅读”的,它与自主游戏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不断给绘本赋予灵魂,让活动更显乐趣。
虞永平教授说过:“亲近自然是儿童天性的自然表露,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日月星辰、雨雪风霜、土石沙水、动物植物等等都是儿童乐意亲近的对象,也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孩子天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与石头的故事还在继续……